在热塑性弹性体原料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,气孔是一种极为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缺陷。这些存在于粒料内部或表面的微小空腔,不仅影响产品外观,更会显著降低其力学性能、密封性能以及表面质量。作为一名长期耕耘在高分子材料一线的工程师,我曾协助众多企业解决过因气孔导致的批量性质量问题。气孔的产生,绝非偶然的单一因素所致,它是一个系统性问题,贯穿于原材料处理、加工工艺、设备状态乃至环境条件的每一个环节。透彻理解其成因,是实现高品质TPE生产的前提。本文将深入剖析TPE弹性体原料出现气孔的根源,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与解决方案。

文章目录
TPE弹性体原料气孔问题的本质与影响
气孔,从微观上看,是TPE熔体在冷却固化过程中,内部包裹的气体未能及时逸出而留下的空穴。这些气体来源多样,可能是物料自身携带的水分受热蒸发形成的水蒸气,可能是低分子添加剂受热分解产生的挥发性气体,也可能是混料或塑化过程中被卷入的空气。气孔的存在,相当于在均一的材料基体中引入了大量的应力集中点,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,裂纹极易从这些气孔处萌生并扩展,导致拉伸强度、撕裂强度和耐疲劳性能的急剧下降。对于注塑或挤出制品,表面气孔会形成麻点,影响美观;内部气孔则可能成为泄漏通道,使密封件失效。因此,控制气孔是保障TPE原料及其制品质量的关键。
理解气孔的形成机制,需要从热力学和流变学的角度出发。在高温高压的加工环境下,气体在熔体中有一定的溶解度。当熔体从机头模口挤出进入水槽或空气中进行冷却时,温度与压力骤然下降,气体的溶解度降低,过饱和的气体便会析出、聚集、长大形成气泡。如果熔体粘度较高、冷却速率过快,气泡来不及上浮或破裂而被冻结在固化层中,便形成了我们所见的气孔。因此,一切影响气体产生、熔体粘弹性及冷却速率的因素,都需纳入考量范围。
原材料因素:气孔产生的源头
优质的产品始于优质的原料。许多气孔问题,其根源可追溯至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不当。聚合物基体与填料的水分含量是首要因素. TPE常用的基体如SEBS、SBS等,以及填充剂如碳酸钙、滑石粉,均具有一定的吸湿性。如果物料在储存、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或环境潮湿,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。这些水分在常规的加工温度下会迅速汽化,体积膨胀上千倍,若无法排出,便形成密集的气孔。特别是经过表面活化处理的填料,其吸湿性更强,需格外注意。
低分子挥发物的存在是隐性元凶. TPE配方中通常包含增塑油、润滑剂、抗氧剂等各类添加剂。若选用的增塑油闪点过低,或润滑剂(如硬脂酸锌、EBS)添加过量,在加工高温下会发生热分解或直接汽化,产生挥发性气体。此外,物料若在机筒内停留时间过长,发生局部过热降解,分子链断裂也会产生小分子气体。这些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气体,其影响远比物理性的空气卷入更为复杂和顽固。
回收料的使用与处理不当是常见诱因. 为降低成本,在生产中掺用TPE回头料或外部回收料是常见做法。然而,回收料往往经过多次热历史,可能已发生部分降解,含有更多挥发性成分。同时,回收料特别是经过水环切粒的料粒,其孔隙率更高,更容易吸收和藏匿水分。如果使用前未经充分干燥和处理,会向体系引入大量气体来源。下表概括了原材料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:
| 原材料因素 | 具体表现 | 产生气体的机制 | 预防与控制要点 |
|---|---|---|---|
| 水分超标 | 基体、填料吸湿,回收料含湿 | 水分受热汽化,形成水蒸气气泡 | 严格包装与储存,使用前充分预干燥 |
| 低分子挥发物 | 劣质或过量添加剂,物料降解 | 热分解或汽化,产生挥发性气体 | 选用高沸点、热稳定好的添加剂,避免过热 |
| 回收料问题 | 降解产物多,孔隙含湿含气 | 携带水分、空气及降解气体 | 控制掺比,加强回收料的干燥与净化 |
因此,建立严格的来料检验制度,特别是对水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的监控,是从源头遏制气孔的关键一步。
加工工艺参数:气体产生与排出的调控阀
即使原材料合格,不当的加工工艺也会直接导致或加剧气孔问题。温度参数设置是核心. 加工温度(包括挤出机或密炼机各区的温度设置)对气孔有双重影响。温度过低,物料塑化不良,熔体粘度高,包裹的气体难以逸出;温度过高,则容易引起添加剂分解和聚合物降解,产生大量气体。特别是机头与口模温度,若设置不当,会直接影响熔体表面的冷凝层(俗称“冰皮”)厚度,过厚的冷凝层会封堵气体逸出的通道。

压力与真空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. 在挤出造粒过程中,熔体压力不足,无法将气体压缩溶解于熔体中;反之,建立足够的熔体压力有助于抑制气泡的形核与长大。更为有效的手段是采用抽真空系统,在塑化段或压缩段之后对熔体进行真空脱挥,主动抽出熔体中的水汽、空气以及其他挥发性成分。真空度不足(通常要求达到-0.08 MPa以上)或真空管路堵塞,都会使脱挥效果大打折扣。
螺杆转速与切粒冷却工艺的影响. 过高的螺杆转速会加剧剪切生热,同时可能将更多的空气卷入熔体。切粒方式(如水下切粒、水环切粒、风冷切粒)及冷却水温直接影响粒料的冷却速率。冷却水温度过低,粒料表面瞬间固化,内部气体来不及逸出而被包裹形成气孔;冷却水温度过高,则粒料可能粘连变形。水下切粒时,如果水流方向、压力与切粒室液位控制不当,水滴可能被卷入熔融态的料条中,瞬间汽化形成气孔。下表总结了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:
| 工艺参数 | 不当设置 | 对气孔的影响机制 | 优化方向 |
|---|---|---|---|
| 加工温度 | 过高或过低,梯度不合理 | 过高则降解产气,过低则粘度高气体难排出 | 设定合理温区,监控熔体实际温度 |
| 熔体压力与真空度 | 压力不足,真空度不够或失效 | 无法压缩溶解气体,脱挥不彻底 | 维持稳定高压,定期检查保养真空系统 |
| 螺杆转速与剪切 | 转速过快,剪切过强 | 卷入空气,剪切过热导致降解 | 优化转速与喂料速度的匹配,避免过度剪切 |
| 切粒与冷却 | 水温过低,水压/水位不当 | 表面快速固化封堵气体通道,卷入水滴 | 控制冷却水温与流速,优化切粒机参数 |
工艺参数的优化是一个精细的平衡过程,需要根据具体配方和设备特性进行反复调试与固化。
设备与模具状况:不可忽视的硬件基础
设备的良好状态是稳定工艺的基础,其磨损或设计缺陷往往是气孔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深层次原因。螺杆与机筒的磨损. 长期使用后,螺杆和机筒的间隙会增大。这会导致物料输送效率下降,回流增加,有效混炼和剪切不足,同时物料停留时间分布变宽,容易造成局部过热降解。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也可能成为气泡形成的成核点。
真空系统与冷却系统的效能. 真空泵性能衰减、真空管路泄漏、密封件老化都会导致实际真空度达不到工艺要求。冷却水路结垢、堵塞会造成冷却效率不均,局部冷却过快。对于水下切粒系统,水温和水位的稳定性至关重要,任何波动都可能影响切粒质量。
模具(口模)的设计与维护. 造粒机头的流道设计如果不合理,存在死角或急剧的截面变化,容易造成物料滞留、降解产气。模唇(出料口)的长度和平直段设计影响熔体的压力建立和表面质量。如果模唇内部有损伤或积料,会扰乱熔体的平稳流出,可能带入空气。下表列出了设备与模具相关的主要问题:
| 设备模具因素 | 具体问题 | 对气孔的影响 | 解决方案 |
|---|---|---|---|
| 螺杆机筒磨损 | 间隙过大,混炼效果差 | 塑化不均,局部过热降解产气 | 定期检测间隙,修复或更换 |
| 真空系统故障 | 泄漏,泵效能下降 | 脱挥能力不足,气体无法有效排出 | 定期检漏,维护保养真空泵 |
| 冷却系统异常 | 水路堵塞,水温失控 | 冷却不均,粒料内部气体被包裹 | 定期清理水路,安装恒温控制系统 |
| 模具设计缺陷 | 流道死角,模唇损伤 | 物料滞留降解,出料不稳定带入空气 | 优化流道设计,定期清理维护模具 |
系统性解决方案与预防策略
解决TPE原料的气孔问题,必须采取系统性的思维,从源头预防、过程控制到末端处理,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。
严格的原材料管理与预处理. 所有进厂的原材料,特别是易吸湿的基体树脂和填料,必须存储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,确保包装完好。在使用前,务必进行预干燥处理。根据物料的吸湿特性,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(如托盘干燥箱、除湿干燥机),设定适当的干燥温度和时间(例如,对于SEBS基料,通常在80-90℃下干燥2-4小时),并确保干燥风量充足。对于回收料,应进行更严格的筛选、清洗和干燥处理,并控制其掺用比例。

工艺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与优化. 采用阶梯式升温法,确保物料逐步熔融塑化,避免局部过热。合理设置螺杆转速与喂料速度的匹配关系,保证熔体充满螺槽而又不过度剪切。务必确保熔体具有足够且稳定的压力,并充分发挥真空脱挥系统的作用,定期检查真空度。优化切粒工艺,根据粒料形态调整冷却水温和流速,防止表面过快冷却。
完善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. 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,包括检查螺杆机筒的磨损情况、清理冷却水路、校准热电偶、检测真空系统的密封性与效能。对于老旧设备或设计不合理的模具,应考虑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。
建立快速响应的质量监控体系. 在线监测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,可以及时发现异常。对产出的粒料进行定期抽样检查,不仅观察外观,还可通过热失重分析仪检测挥发分含量,或通过密度梯度柱法测定密实度,从而量化气孔缺陷的程度。一旦发现问题,能够迅速追溯至相应的原材料批次和工艺参数,实现精准调控。
问答部分
问:如何快速区分气孔是由水分还是由降解引起的?
答:有一个简单的初步判断方法:观察气孔的形状和分布。由水分汽化形成的气孔通常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,大小相对均一,在粒料内部可能均匀分布。而由降解产气形成的气孔,往往形状不规则,大小不一,可能相互连通,有时气孔内壁会附着有黄褐色的降解物。更精确的方法是通过热失重分析,在升温过程中,水分在100-150℃左右挥发,而降解产生的低分子物可能在更高温度下析出。
问:已经生产出来的含有气孔的TPE粒料,能否通过二次挤出造粒来修复?
答:理论上可以,但这属于补救措施,且效果有限。二次挤出可以熔融粒料,并通过真空脱挥去除大部分气体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物料经过两次热历史,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如黄变、分子链断裂等。此外,二次加工会增加成本和能耗。因此,这只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,对于高品质产品,重点应放在预防初次加工时的气孔产生。
问:为什么同样的配方和工艺,在夏季生产时气孔问题比冬季更严重?
答:这主要与环境湿度有关。夏季空气湿度大,原材料(包括暴露在空气中的回收料)更容易吸湿。如果干燥系统的能力是按冬季条件配置的,或者干燥料斗的密封性不好,潮湿空气进入,就可能导致干燥不充分,从而使气孔问题在夏季凸显。因此,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干燥工艺,并加强车间的除湿管理。

问:提高加工温度是否有利于气体排出?
答: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。适当提高温度可以降低熔体粘度,理论上有利于气泡的合并和上浮排出。但是,过高的温度会显著增加物料降解的风险,从而产生新的气体,得不偿失。更可取的做法是,在确保不降解的温度范围内,通过优化螺杆组合(如增加混炼元件)来改善塑化,并辅以有效的真空脱挥,而不是单纯提高温度。
问:对于非常柔软的TPE配方(如邵氏A硬度低于50),为何气孔问题更难解决?
答:软质TPE通常含有大量的增塑油,这些油剂本身可能含有低沸点组分,且更容易携带水分。同时,高含油量使得熔体强度非常低,像“面糊”一样,气泡在其中的上浮速度很慢,而且即使到了表面,熔体表面张力也不足以使气泡膜破裂,气泡容易合并成大泡但难以消除。对于这类材料,需要更加强调原材料的干燥、使用高沸点的油品,以及可能需要在模具设计上采用特殊的排结构。
TPE弹性体原料的气孔问题,是材料特性、工艺参数、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具备系统性的思维和严谨细致的态度。从源头的物料管控,到过程的精密调控,再到设备的稳定保障,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。通过深入理解原理并严格执行优化措施,完全可以将气孔缺陷控制在最低水平,从而生产出高品质、高性能的TPE弹性体原料。
- 上一篇:tpe弹性体膜有白点是什么原因?
- 下一篇:tpe进胶点拉断的原因是什么?







在线客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