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网站
20多年专注TPE/TPR材料研发与生产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先驱
全国咨询热线:0769-81162270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

TPE塑料制品为什么有气泡?

时间:2025-09-29 10:02:31来源:立恩实业作者:TPE

干了快二十年高分子材料这行,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种注塑缺陷。气泡这个问题,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轻则影响外观,重则直接报废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去年有家做高端智能手表的厂家,因为表带上的几个微小气泡,整批货都被客户退了回来,损失惨重。车间里那几位老师傅围着注塑机转了整整两天,愣是没找出根本原因。后来我去他们工厂,刚走进车间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焦糖味——这是材料降解的典型气味。操作工还在那拼命提高背压,殊不知根本方向就错了。解决气泡问题就像老中医看病,得望闻问切,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。

tpe

材料本身藏着哪些玄机

TPE这材料啊,说白了就是个娇气的主儿。不同基材的吸湿特性天差地别,SEBS基的特别容易吸潮,SBS基的稍好些,但也都离不开预干燥这道工序。有些厂家为了省电,把干燥机当摆设,结果生产出来的制品密密麻麻全是气泡,看着就跟瑞士奶酪似的。

油品的添加更是门大学问。操作油加多了容易析出,在加工温度下变成蒸汽形成气泡;加少了又影响加工流动性。这个度的把握,全凭经验。我见过有的配方师为了降低成本,拼命加填料,结果碳酸钙里的水分全变成气泡冒出来了。

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是个关键因素。有些回收料掺得多的TPE,加工温度区间特别窄,温度稍高就分解产气。这就像煮牛奶,火候稍大就扑锅,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
常见TPE材料吸湿特性对比
材料类型 安全含水率(ppm) 建议干燥条件 风险等级
SEBS基TPE <200 80°C/4h
SBS基TPE <300 70°C/3h
TPV <400 80°C/2h

再生料的使用更要格外小心。我曾经检测过一批气泡特别严重的料,发现里面混了PVC杂质,加工时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,不仅造成气泡,还把模具给腐蚀了。这种交叉污染有时候防不胜防,必须从源头控制。

工艺参数设置的学问

注塑工艺就像炒菜,火候调料都要恰到好处。熔体温度太高,材料降解产生气体;温度太低,熔体流动性差,裹入的空气排不出去。这个平衡点需要反复调试,不同机台不同模具都要单独调整。

注射速度的设置更是精妙。太快了容易产生湍流,把空气裹进熔体;太慢了又可能导致熔体前锋冷却,形成冷料痕。我一般建议采用分段注射,先用慢速突破浇口,再快速填充,最后再用慢速补缩。

背压的调节往往被忽视。适当的背压能把熔体中的气体挤出,但过高的背压又会导致剪切过热。那个做表带的厂家就是吃了这个亏,把背压调到15MPa,反而导致熔体温度升高了20多度。

典型TPE注塑工艺参数范围
参数项 正常范围 气泡风险 调整建议
熔体温度 180-210°C 高温降解产气 每5°C阶梯调整
注射速度 40-70% 湍流裹气 采用多段注射
背压 3-8MPa 剪切过热 逐步增加0.5MPa

保压压力的设置也很有讲究。压力不足会导致收缩真空泡,压力过大又可能把气体压进熔体深处。冷却时间不够,内部未凝固的熔体继续收缩产生气泡;冷却时间过长,又影响生产效率。这些参数都要根据产品壁厚和流道设计来精细调整。

模具设计的关键影响

好的模具设计能让气泡问题迎刃而解,差的设计则会让问题雪上加霜。浇口尺寸太小会导致剪切过热,材料分解产气;太大又会影响填充模式。我曾经见过一个模具,仅仅把浇口直径扩大了0.5毫米,气泡问题就解决了八成。

排气系统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。合理的排气槽深度、宽度和位置,能让气体顺利排出而不产生飞边。深度一般在0.02-0.03mm之间,这个尺寸比头发丝还细,加工精度要求极高。排气槽堵塞是常见问题,需要定期清理维护。

冷却水路布置直接影响凝固过程。冷却不均会导致内部应力,产生真空泡。特别是制品厚壁处,需要加强冷却,但又不能过冷导致冷料。这个平衡需要借助模流分析软件来优化。

模具表面的抛光质量也会影响气泡。过于粗糙的表面会藏匿气体,过于光滑又可能影响排气。适当的表面纹理既能帮助排气,又能改善制品外观,真是一举两得。

tpe

设备状况的潜在影响

注塑机的状态往往是被忽视的因素。螺杆磨损会导致塑化不均,有些材料过热有些却还没熔透。止逆环失效会造成熔体回流,延长塑化时间导致降解。这些设备问题都会间接导致气泡产生。

干燥机的性能更是关键。很多厂的干燥机温度显示正常,实际干燥效果却大打折扣。露点检测仪是必备的工具,但真正配齐的厂家少之又少。我曾经测过一台显示80°C的干燥机,实际露点只有-10°C,远远达不到TPE干燥要求的-40°C以下。

料筒清理不彻底也是常见问题。不同材料残留会发生化学反应产气,特别是PC、POM等材料与TPE不相容。换料时的清理工作必须彻底,不能图省事。

设备维护检查要点
设备部件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
干燥机 露点温度 <-40°C 露点仪检测
螺杆 磨损间隙 <0.5mm 停机测量
止逆环 密封性能 无回流 压力保持测试

环境因素的隐形作用

车间环境湿度对TPE加工影响巨大。雨季时空气湿度能到90%以上,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就会吸湿。有些厂家的料斗密封不好,干燥好的料在料斗里又开始吸湿。这种问题防不胜防,必须在料斗加装除湿装置。

温度波动也会带来问题。早晚温差导致材料收缩率变化,工艺参数需要相应调整。很多厂家一套参数用到底,根本不随环境变化调整,不出问题才怪。

原料存放条件更要注意。TPE材料不能直接堆在地上,需要垫托盘防潮。包装破损的要及时处理,不能混入好料中使用。这些细节管理不到位,再好的设备也做不出好产品。

分析检测的必要手段

气泡分析不能光凭肉眼判断。切片分析能看清气泡分布规律,红外光谱能分析气体成分,热重分析能判断降解程度。这些检测手段就像医生的CT机,能看清问题本质。

我经常带着便携式露点仪去客户工厂,一测一个准。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,其实根源就是干燥不到位。先简单后复杂,这是排查气泡问题的黄金法则。

生产记录分析也很重要。把气泡现象与工艺参数、环境条件关联分析,往往能找到规律。比如每年梅雨季节气泡问题增多,那就重点排查干燥系统。

解决思路的系统方法

解决气泡问题要系统思维,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。先从最简单的干燥环节查起,然后看工艺参数,再看模具设备,最后考虑材料本身。这个排查顺序能节省大量时间。

工艺优化要小步快跑,每次只调整一个参数,观察效果后再调整下一个。同时调整多个参数,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个因素造成的。

预防重于治疗。建立标准作业程序,定期维护设备,严格控制原料库存,这些预防措施能减少90%的气泡问题。可惜很多厂家都不愿意在这些基础管理上下功夫。

未来发展趋势

在线监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。实时监测熔体粘度、温度分布、气体含量,能在问题发生前就发出预警。智能注塑机还能自动调整参数补偿环境变化。

新材料技术也在进步。低吸湿性TPE、宽加工窗口TPE等特种材料不断涌现,为解决气泡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。

模流分析软件越来越精准,能模拟出熔体填充过程中的气泡形成过程,帮助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。这些技术的进步,让气泡问题变得越来越可控。

tpe

问答部分

问:如何快速判断气泡是水汽还是降解产生的?

答:水汽气泡通常分布均匀,泡壁较薄;降解气泡大小不一,泡壁较厚,且伴有焦味。最准确的方法是做气相色谱分析。

问:没有除湿干燥设备怎么办?

答:可以先用烘箱预处理原料,再用保温料斗储存。临时措施是在料斗上加装干燥剂包,但效果有限只能应急。

问:小批量生产时如何避免气泡?

答: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配料方式,减少材料暴露时间。加工前务必预热模具,提高熔体流动性有利于排气。

问:透明TPE气泡问题特别严重怎么办?

答:透明料对气泡更敏感,需要更低的含水率(建议<100ppm)。可考虑采用真空干燥,加工温度也要严格控制下限。

问:如何判断模具排气是否充足?

答:可以在试模时做短射试验,观察熔体前锋是否整齐。如果有喷射或湍流现象,说明排气不足。

解决TPE气泡问题需要耐心和经验,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性。最重要的是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方法,从材料、工艺、模具、设备多个维度综合分析,才能找到根本解决方案。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688903802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六

公司电话

0769-81162270

二维码
线